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220821013600451B/2023-04854
分  类: 环境监测丶保护与治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标      题: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镇政办发〔2023〕1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5日
索  引 号: 11220821013600451B/2023-04854 分  类: 环境监测丶保护与治理 ; 通知
发文机关: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标      题: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镇政办发〔2023〕18号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5日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镇政办发〔2023〕18号
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县政府相关部门:
  《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2023-2035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镇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建设规划文本
(2023-2035年)




镇赉县人民政府
二〇二三年八月
  目  录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建设基础
  1.区域特征
  2.工作基础
  (二)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
  1.存在问题
  2.面临的机遇
  3.面临的挑战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2.远期目标
  (六)建设指标
  三、规划任务与措施
  (一)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2.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3.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制度
  4.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5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2.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3.实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4.深化土壤污染防治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6.严守生态环境风险底线
  7.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三)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1.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2.优化自然保护地管控
  3.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1.构建生态产业新体系
  2.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3.打造清洁低碳能源结构
  4.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5.强化清洁生产审核
  6.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五)生态生活体系建设
  1.加强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
  2.打造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
  3.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4.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1.推进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2.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3.推进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共享
  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一)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
  1.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2.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3.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4.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5.生态生活体系建设
  6.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
  3.社会效益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进一步理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2.发挥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
  3.理顺部门权责,强化部门协作
  (二)监督考核
  1.实行目标责任制
  2.建立奖惩机制
  3.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
  (三)资金统筹
  1.加大或争取政府财政投入
  2.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
  3.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
  (四)科技创新
  1.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2积极引进人才,充实专业人才队伍
  3.扩大科技交流合作
  (五)社会参与
  1.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宣传教育
  2.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建设基础。
  1.区域特征。
  (1)区域特征。
  镇赉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东北端,地处北纬45°28'~46°18'、东经122°47'~124°04',东靠嫩江与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西连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南和西南分别与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为邻,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接壤,处于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结合部。总幅员面积4718.71平方千米。
  (2)经济发展。
  ①总体定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县委十六届三次全会部署,主动在“一主六双”和“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发展,坚持生态强县、打造“一心四区”,深入实施“三双一旅”产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着力打造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努力把镇赉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协同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乡村振兴和城乡建设互动融合、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吉林西部生态名城,开启镇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镇赉而团结奋斗。
  ②发展布局。
  “十四五”期间,充分利用镇赉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着力打造“一心四区”,即:吉黑蒙三省结合地粮食物流集散中心、吉林西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示范区、吉林西部生态牧渔业发展示范区、吉林西部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吉林西部生态旅游综合开发区。
  2.工作基础。
  (1)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
  镇赉县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规划当中,科学合理调控土地和空间布局,先后编制了镇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镇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践行“两山”理念、“多规并举”,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道路。为实现到2035年远景目标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美丽镇赉奠定坚实的基础。
  (2)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近年来,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河长制,建立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发布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印发年度绩效管理考评暂行办法,涵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工作、农村饮水安全、耕地保护、林业生态建设等指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制度建设、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角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3)推进绿色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板块。紧紧把握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以建设水稻第一大县为目标,结合产地优势,部署“五大基地”。既:建设高产优质有机绿色稻米基地;打造特色作物产业化基地;打造畜牧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绿色瓜果种植基地;打造稻田综合种养基地。
  生态工业板块。构建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带动东西部经济带产业发展的“一区两带”空间格局。以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为主攻方向,实施新动能提升工程,梯次打造一批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图2-1 生态工业布局图
  现代服务业板块。按照“一核、多个组团”发展模式,以镇赉县中心城区为核心,坚持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引导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与通信、商贸、金融、物流等生活服务业联动发展,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的城区服务业核心板块。以重要节点乡(镇)为组团,着力补齐城镇化建设短板弱项,着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
  生态旅游板块。加快融入长春—大安—镇赉—查干浩特—洮北—洮南—通榆—长春生态旅游大环线(白城段),按照“一城、三线、六区”的空间发展架构,串点成线、辐射带面,打造吉林西部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重要节点城市。
  (4)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大气环境方面,2022年全县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4天,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4天,优良率为94.5%。水环境方面,辖区内地表水监测断面3个,知青场断面、月亮湖断面水质类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莫莫格断面水质类别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Ⅴ类水体,且超标水质指标长期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以及氟化物指标。经本底调查研究确定镇赉县莫莫格泡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及氟化物为本底原因所致,具有非人为可控特征。2022年12月20日,白城市生态环境局镇赉县分局委托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技术评估,总体结论为可信。2023年3月9日,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向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提交了《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去除莫莫格国考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及氟化物指标参与水质考核的请示》(白环发[2023]15号)。县域内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环境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5)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立足全省特色小镇、全国文明村和省级美丽乡村等政策优势,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方式,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加大对水土流失区、重工业污染区的治理力度,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改善,更大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方位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一表二图三制度”分类处理和逐级收集转运处置。村屯卫生保洁实行网格化管理。启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持续改善农村路、水、电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6)生态文明宣教活动。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力度,在全社会广泛深入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知识、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善用媒体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丰富公益广告、宣传片、情景剧、短视频、动漫等宣传产品,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点位的宣传格局。开展“美丽镇赉”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白城市生态环境局镇赉县分局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吉林生态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主题和宣传标语,结合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在主要街道发放宣传单,引导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超市门前设立咨询台,向附近居民发放宣传单,重点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日的由来、“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进行宣传,引导群众爱护家园,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二)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
  1.存在问题。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镇赉县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推进落实和探索创新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策支持机制有待健全。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制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没有全面建立,全面推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仍未完全建立,保障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加强。镇赉县被誉为“中国白鹤之乡”,有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赉南湖被评为吉林省美丽河湖,但资源知名度、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特色彰显力度不足;旅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与配套设施薄弱,制约旅游发展,旅游营销与品牌建设不够。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能源结构仍待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动能不足,减污降碳面临较大挑战。应提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技术能力和水平,发展现代化绿色产业技术体系。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还未从根本上补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尚未完全建成,目前仍有少部分农村户用厕所未实现农村旱厕改造;城乡供水保障工程仍需进一步完善。
  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有待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和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有待加强,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尚未根本转变,绿色消费、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减排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任重道远。
  2.面临的机遇。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将极大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优势产业生态化进程,为从源头上节约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损害创造了良好条件。
  绿色发展强劲势头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大助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严格落实“三线一单”划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城乡融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生态环境城乡二元化问题提供了契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将随着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修复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环境质量将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得到有效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得到有效加强。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国家正在加速推进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在内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主体功能区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保督察制度等将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为镇赉县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3.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县生态旅游步伐加快,地区开发开放程度加深,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住人口也会逐步增加,城市污水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由于供热面积的增加,燃煤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煤烟型污染物随之增长;部分工业集聚区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工业发展、机动车尾气等都将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带来较大压力。土壤污染治理、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作还有待强化提升。环境风险防范任务更加艰巨,受产业发展、气候变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风险类型和成因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防范难度加大。我县湿地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受历史遗留开发和保护的不平衡影响,局部还存在生态恶化问题,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一定威胁,生态安全还面临考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环境经济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合作共治的格局尚未健全。
  “十四五”期间,我县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推进绿色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强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省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三个五”发展战略、“东中西三大板块”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能力建设,碧水、蓝天、青山、净土环保行动深入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规划原则。
  1.生态平衡,整体优化原则。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从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出发,遵循生态平衡理论,重视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人口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各要素的综合平衡的前提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建设的目标不只是县域结构组分的局部最优,而是要追求区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最佳效益。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吸收国内其他县市和国外有益的、成功的经验,又要立足镇赉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体现镇赉特色,以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态度,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并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协调好各方面发展的关系。坚持全局观念,理清建设重点、难点,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通过重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建设,循序渐进,全面推进。
  4.空间引导,科学布局原则。根据土地空间布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生态空间管理分区,依据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明确产业准入条件和结构调整方向。实行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指导区域和行业的科学发展。
  5.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原则。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积极通过各种措施,实施创新性和强制性保护,从源头防止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同时,注重利用自然规律修复生态系统,加快对生态破损地区的治理和恢复,以实现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6.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重做好宏观调控,强化监管,加大公共领域、基础性和导向性的重点项目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和全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引导公众主动参与,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意识。
  (三)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镇赉县行政区所辖范围。包括镇赉县现有乡(镇)11个,其中乡4个(少数民族乡2个),镇7个,街道3个,国有农林牧渔场7个,行政村141个。
  (四)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期限为2023年-2035年。
  近期规划期限为2023年-2025年;
  远期规划期限为2026年-2035年。
  (五)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
  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到2025年,镇赉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上升,形成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全县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保障人民群众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生态文化特色突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远期目标。
  到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系统更加优化,生态产品供给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保持稳定或提高,生态镇赉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六)建设指标。
  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指标体系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方面,扣除只适用地级市示范区的6项和只适用于沿海地区的2项外,设置了35项示范区建设指标。
  表1   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指标体系一览表 




  三、规划任务与措施
  (一)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推进多污染物协同管理,逐步从四项污染物转向多污染物协同管控,将颗粒物、总磷、总氮、重金属及VOCs等污染物纳入固定污染源总量管控范围。强化排污许可大数据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应用,加强排污许可数据与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等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将已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持证排污情况纳入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内容,让“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无证不得排污”的要求成为广泛共识。
  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基于现代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一张网”,实现环境质量、生态质量、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健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责任体系,基本建成各环境要素全覆盖的监测质量监督体系,形成全面准确“一套数”。完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以及重点污染源的预警体系,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推动建成预警应急“一平台”。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加快配齐与职能任务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业务素质、仪器装备,推动实现高效有序“一盘棋”。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镇赉县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并加大环境与资源费征收力度。引导生态受益区域与保护区域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完善应急污染防治体系。力争达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三级标准要求。落实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建立并完善镇赉县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强对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相关流域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
  2.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循环组合,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循环连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水平,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大绿色金融支持,落实好促进节能减排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用能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
  构建碳排放控制体系。将温室气体管控纳入环评管理;推广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动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城乡区域供电、供热、交通和建筑广泛应用;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执法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落实“一河一策”制度,严控“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管理,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实施水资源用途管制,达到水资源有效合理配置。
  加强国土空间管控制度。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走集约高效的国土开发利用道路,促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全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至2035年,集约、绿色、低碳、循环的资源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每万元GDP水耗、每万元GDP能耗、每万元GDP碳排放持续下降。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机制。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目标责任制。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目标。
  3.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制度。
  探索实行绿色GDP评价考核,健全《镇赉县绩效管理考评实施方案》,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评具体内容,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例,稳定保持在20%以上。
  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管理。强化河湖管理保护,落实河长制责任单位职责,强化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力度,健全河道巡查、保洁等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机制,提高河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治水、智能化巡河。
  重点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制度。引水保湿,深化实施湿地补水工程,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加快推进莫莫格湿地生态修复,有效保护和扩大湿地面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培育高丰富度、多功能、独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功能完备的人工湿地系统,有序推进城市湿地保护和修复。至2035年,实现全县湿地保护率和湿地规模的适度增长。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境保护领导终身追究制、部门监管责任制、企业主体责任制。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依据,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领导干部离任后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实行终身追责。
  强化企业治理责任制度。全面统计重点污染物排放企业名单,核实排污许可证发放及排污情况,建立管理台账,明确排污许可的对象、范围,规范排污口。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重点排污企业要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坚决杜绝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造假。
  完善环境投诉举报制度。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协作机制,完善环境保护多元参与互动机制;完善环境投诉举报制度,使环境信访投诉权责边界清晰、途径多元、便捷有效。建立环境信访预警机制和隐患排查制度,完善信访查处制度。
  4.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健全党政实绩考核机制。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任免、地区财政资金分配、政务信用记录的重要依据。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用生态环境质量来约束领导干部的政策决定,倒逼领导干部的工作朝着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转变。
  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全县范围内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式方法,逐步建立符合镇赉特点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和赔偿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明确政府信息保密审查的内容和方式,明确审查责任,确保信息公开合法安全。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项目审批、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公示制度,并及时公布生态环境质量、污染整治、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扩大公众知情权。
  5.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创新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实行环评审批“正面清单”,落实环评告知承诺,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精准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健全生态环境责任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自然环境资产必须管环保,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通过实施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场改良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鼠虫毒草治理工程,持续改善草地生态系统。坚持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草种选育、草种生产、退化植被恢复、人工草地建设和有害生物防治,遏制草地退化。
  稳步开展土壤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建立土壤污染监控预警体系。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未依法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和修复无关的项目。
  (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深入推进碳达峰行动。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坚决停批停建。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改造升级,推进农产品加工、医药、建材等产业向集群化、集聚化方向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推动公路交通领域节能低碳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交通行业节能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建筑,推广绿色建材。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稳定和优化森林碳汇,修复和增强土壤碳汇,巩固和提升湿地碳汇,调整和增加农田碳汇,恢复和提高草原碳汇。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深化空气质量研判会商机制,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及时预警不利气象条件。每年采暖期结合实际及空气质量情况,实行重点行业企业差异化错峰生产。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响应方案。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共治区域污染,共同应对区域重污染天气。
  2.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规范工业集聚区的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全面推动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制药、建材等行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减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对存在严重涉水环境问题的“散、乱、污”企业,按照规范要求,予以整改。要稳步推进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同时要具备水量和水质同步监测的能力。
  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对嫩江(镇赉段)河道实施生态修复,全面清退河道内非法侵占河道的农用地,结合实际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生态修复以自然修复为主,可结合实际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具有水质净化效果的植物,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对重要湿地范围内私开滥垦耕地实施退耕还湿,扩大湿地面积。加强河口、河滨湿地建设,在支流入干流河口处、河滨带、支流入湖库的湖口处应因地制宜建设湿地工程。
  实施水资源保障工程。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进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再生水输送管网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效能。建设“滞、渗、蓄、用、排、净”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推进节水行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着力保障保障重要河流生态基流。
  实施水安全保障工程。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因地制宜完成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区域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整治“回头看”,巩固既有整治成效。全面启动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专项行动,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强高风险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有效防控突发环境事件。
  3.实现大气质量持续改善。
  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实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氮氧化物减排;推进电力、水泥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涉气产业集群排查及分类治理,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与省市共同构建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同时推动空间管控体系建设,实施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减少污染物跨区域传输。
  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和氨排放控制。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提高“五化”利用能力,重点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秸秆变肉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饲料化利用,实现利用量32万吨;稳步推进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成型燃料加工和燃煤供热锅炉生物质改造,实现利用量10万吨;有序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扩大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规模,发展秸秆基质育苗产业,扩大绿色种植面积,实现利用量0.03万吨。强化责任追究,实施全域禁烧,对违规焚烧秸秆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处罚。加大科学施肥推广力度,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化肥使用量逐年递减。推广应用低蛋白饲料,控制规模化养殖场的氨气排放,加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力度,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保持在75%以上。
  深入推进燃煤污染控制。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实行煤炭消费指标管理;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农村地区扩大生物质燃料供热面积;继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定期开展煤质检查;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推动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大燃煤锅炉监管力度。
  深入推进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大工业污染源烟气高效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力度,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全面加强工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加强企业VOCs高效收集治理设施建设,实现排气筒与厂界双达标。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限期整改到位。
  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治理。推进全县互联互通“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建设,严格执行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限行、禁行政策。加强老旧柴油货车和燃气车监管执法等综合措施,加大维修单位和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力度,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管理,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管。
  深入推进扬尘污染治理。严格实施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对不达标的施工现场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停工整改。加强建筑渣土及运输车辆规范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密闭运输。加大混凝土搅拌车监管力度,遵守工地扬尘防治要求。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持续提高机械化清扫覆盖面积。要持续做好城市建成区内裸露地面消除工作,新增裸露地面及时消除,力争当年清零。
  4.深化土壤污染防治。
  实施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工程。落实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相关制度,制定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开展重点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推进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修复、效果评估及其评审,促进评审结果可视化应用。污染地块依据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和评估报告,合理规划土地用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基于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对高、中风险的企业地块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完善污染地块管理系统平台,结合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技术,强化污染地块开发防控预警。
  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行动。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发布耕地质量变化情况。继续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开展受污染耕地农产品常态化监测,强化耕地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评价数据管理,逐步提高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开展耕地周边的企业排污口整治,同时严控涉重金属企业引进,从源头上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链条。
  实施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程。推进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化学品生产企业、垃圾填埋场、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在调查评估基础上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定,提出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措施,实施地下水污染源分类监管,制定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实施地下水风险管控。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提升工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加强村庄日常保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管控行动。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加大以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为主的科学施肥工作力度,加大绿色防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推广力度。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5.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严格新项目审批和执法监管,强化工业噪声污染源头控制,合理规划和调整生产空间布局。加强可能对居民产生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管理,在工业企业周边设置绿化隔离带,加强绿化工程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
  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建筑施工阶段的噪声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制定落实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加强相关职责部门协同合作,认真开展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促进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
  交通运输噪声防治。增加规定明确噪声污染防治要求,建设经过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等应当符合有关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规范以及标准要求;明确禁止驾驶拆除或者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的机动车以轰鸣、疾驶等方式造成噪声污染,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社会生活噪声防治。制定各噪声源的管理要求。规范广场舞噪音要求,正确引导广场舞爱好者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对噪声污染意识。减少居民区房屋装修、家庭娱乐等活动对周边居民的噪声污染。
  6.严守生态环境风险底线。
  构建镇赉县环境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与突发事件处置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环境应急与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其他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加快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提升危险废物防控水平。推进危险废物焚烧、协同处置等处置设施合理布局,优化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加大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的风险管理。鼓励规模化、专业化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建立危险废物突发事件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持续推动危险废物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由县城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构建废旧物资规范回收和循环化利用体系;加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安全处置和裂解站厂飞灰无害化处置;开展非正规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排查整治;推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处理;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发泡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塑料吸管等禁限要求。提高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
  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紧盯“一废一品一库”和工业集聚区,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环境应急预案,提高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充分利用相关技术,提升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综合监管能力。开展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完成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一河一策一图”全覆盖。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
  强化重金属等风险防控。严格涉重金属企业环境准入管理,完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实施分级分类管控,严格实施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对超标排放、超过重点重金属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理。查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底数,落实“一企一策”,推动重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或依法关闭。按照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各项重点管理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加大环境风险预警排查力度。常态化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开展涉危险废物涉重金属企业、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园区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推动开发区制定“一园一策”安全整治提升方案。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排查,鼓励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与健康调查评估,加强生物安全、室内环境健康等领域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
  7.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权力和责任清单的动态调整及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内部、层级和外部监督机制,畅通“12369”举报平台等群众监督渠道;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排查区域所有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状况,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及“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与健全企业信用建设,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
  加强区域协同共治。完善整治考评、联合交叉执法等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和监测监控。加强跨区、跨部门水质信息沟通,建立跨区域联动巡查机制,构建和完善水环境综合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水污染风险预警能力和防控水平。
  (三)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1.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316.46平方千米,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27.90%。其中自然保护地包括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万宝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吉林镇赉大岗省级草原自然公园和吉林镇赉国家环城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划定生态保护区。全县共划定生态保护区1316.46 平方千米,占国土空间总面积的27.90%,主要分布在莫莫格蒙古族乡、大屯镇及沿江镇等区域。生态保护区内实行分类管控,区内生态保护红线以严格保护、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管理,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鼓励开展维护、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的活动。区内原有的村庄、工矿等用途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逐步引导退出并严格控制建设行为。
  加强生态控制区管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落实到环境管控单元,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实施、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严格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环评准入,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提升环评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优化自然保护地管控。
  强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建设,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构筑以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以吉林万宝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吉林镇赉国家环城湿地公园、吉林镇赉大岗省级草原自然公园等为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总面积1247.8平方千米,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26.4%。实行自然保护地分级管控措施。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3.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构建全域全要素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构建“一主三轴,三区两带四核”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提升中心城区“一主”的发展能级,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与白城、洮南的联系,构建镇白洮城镇发展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依托国道G231、省道S210县域形成东部南北向发展轴,依托省道S211协同S515形成东西向发展轴,加强中心城区县域内镇乡联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打造区域增长极;以西部特色种植养殖区、中部渔牧生态养殖区、东部优质稻米种植区“三区”为支撑,优化农业空间布局;以嫩江流域和洮儿河流域生态廊道“两带”为依托,加强河道治理、水土保持、造林绿化,推进流域生态治理,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宝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环城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大岗省级草原自然公园四个自然保护地形成生态核心,强化流域、湿地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推动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强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构建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四核三片、四廊多斑块”的生态空间格局,立足湿地生态、沙地生态、农田生态,构建以西部科尔沁草原和松嫩湿地生态恢复带为重点生态空间格局,形成县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县域城镇空间格局。构建“一主三副、一带双轴”的城镇发展格局,加强轴带沿线城镇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形成协调联动的城镇发展格局。
  构建现代农业开发格局。紧抓粮食安全工程,提升自身粮食质量与产能,积极打造“三区多基地”的农业发展格局。
  (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1.构建生态产业新体系。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发挥能源、装备制造和建材、医药健康、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优势,快速提升规模和创新能力,强化培育新动能,全力提升镇赉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打造镇赉工业升级版。
  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接二连三”为抓手,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和养殖优势,做强粮食精深加工、做大畜禽深加工、做优乳品深加工、做响水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开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推广符合镇赉实际的高产高效优质水稻品种,打响“镇赉大米”品牌,实现水稻大县向水稻强县的转变。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饲料玉米、杂粮杂豆,加快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建设粮食、油料高产种植基地。推动生态渔业养殖,巩固“全国健康养殖示范县”的品牌优势和成果,创建“最好品质”淡水鱼品牌。推动生态牧业养殖,建设生态化、标准化养殖基地。推进当地畜牧产业化的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打造芦苇全产业链发展生态示范基地。推动芦苇种植与渔业养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全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依托旅游资源,围绕发展湿地游、草原游、蒙古民俗游、冰雪游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特色旅游村寨。对镇赉县现有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深度规划融入周边旅游热线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引进知名企业集团,缔结战略合作联盟。着力打造具有镇赉特色的旅游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2.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围绕国家扩大内需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做大做强现代化新农业、清洁能源开发及风电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由常规向绿色转变,产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产值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创造更多的有效供给,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3.打造清洁低碳能源结构。
  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动各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城乡区域供电、供热、交通和建筑广泛应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压减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探索绿色电厂建设,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因地制宜推进清洁供暖,减少民用散烧煤。在城市适度建设燃煤背压式热电联产项目。农村地区扩大生物质燃料供热面积。加快配套天然气管网和电网建设。严厉打击劣质煤炭进入市场流通销售。全面摸清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散煤底数,制定清洁取暖散煤替代方案。加大燃煤锅炉淘汰力度,推动大型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生物天然气锅炉。
  4.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物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发展。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城市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打造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绿色出行环境。
  推动车辆升级优化。加大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公交汽车、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优先采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将老旧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替换为清洁能源车辆,推动铁路货场、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非道路移动机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示范应用。
  健全绿色流通体系。发展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物流,推进石油、粮食、建材等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公转铁”,中短途货物运输优先采用新能源车辆,城镇货物运输推广使用新能源轻型物流车。
  5.强化清洁生产审核。
  推进行业清洁生产。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以“双超”“双有”为重点,深入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动农药化肥利用率下降和统防统治机制。普及推广科学用药技术,引导果农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控制使用化肥、减少使用除草剂等,推广水肥融合,以产定肥,做到精准施肥。减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水平。
  6.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
  推动开发区园区发展。建设以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战略新兴产业为引擎,增加工业总量,扩充第三产业,以优质软硬发展环境,打造镇赉经济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示范区、招商引资热土、环境建设高地,成为镇赉工业强县增长极。
  强化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按照“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围绕“761”工程谋划项目70个,“十个围绕”谋划项目84个,重点向农业产业链延长扩展、生态工业提质升级、生态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倾斜。
  全力推动开放合作。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塑造发展新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一是着力优化能源结构。以生物质能、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为重点,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网络,努力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推动新增供热面积全部实现热电联产、燃气或其他清洁能源供热。二是加强工业节能。建立能源使用报告制度,定期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创新节能服务模式,鼓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在重点耗能行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和蒸汽冷凝水回收。三是充分调动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广泛开展生态设计、清洁生产、能源审计、能效水效对标、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等绿色行动,塑造一批企业生态化管理示范企业。
  强化污染源头总量控制。严格环境准入,通过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实施企业环保动态跟踪制度,完善园区企业环保“一户一档”。推进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绿色交通,逐年推行清洁能源公交车更新替换。加强工业粉尘污染治理,对燃煤锅炉安装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鼓励使用低灰优质煤或清洁能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建筑施工、道路等扬尘污染。
  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奖惩制度。二是建立和完善统计、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三是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创新服务平台,围绕困扰企业和园区的环境污染和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同时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高科技公司。
  (五)生态生活体系建设。
  1.加强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
  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衔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以镇赉县县域范围为整体,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畅通城乡交通运输连接,实现县乡村(户)的道路连接。并优先考虑生态道路、生态停车场等的建设。统筹规划重要市政公用设施,推动其向城市郊区的乡村和规模比较大的中心镇延伸。统筹规划城乡污染物收运处理体系,严防城市的污染上山下乡,因地制宜处理城乡的垃圾污水。合理确定城乡基础设施统一管护运行模式,鼓励政府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提高管护的市场化程度。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智能化水平,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交通强省”总体要求,加快构建“大循环交通运输体系网络”,提质改造干线公路,保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打造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
  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建立城市建筑能耗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南湖国家湿地公园、奥体公园、南湖生态园、千米长廊等工程,打造南湖康养生态园区,打造都市康养休闲示范园区。以建平乡为核心,建设“镇赉甜瓜”种植、特色香瓜采摘、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依据特色产业,建成“一镇一品、产业突出、辐射带动、连片发展”的特色小镇发展带,形成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特色小镇发展格局。
  市政基础设施网建设工程。统筹城市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加快公路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邻近地市城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统筹公交为主、出租车和网约车为辅的公交体系,加强非机动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完善供给排水建设,加快供水厂扩建改造,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加快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步伐。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建设,加强城镇燃气安全保障,加强供热保障。推进“气化镇赉”建设,推进热源和热力站建设。持续推进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善县城公共厕所。
  3.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打响镇赉大米、镇赉甜瓜、镇赉有机鱼、飞鹤乳业等品牌。积极采取粮改饲、粮豆轮作等途径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户小规模生产与现代化大市场有效对接。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改善,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方位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一表二图三制度”分类处理和逐级收集转运处置。村屯卫生保洁实行网格化管理。启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持续改善农村路、水、电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一是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新改户用厕所基本入院,积极推动厕所入室,新建农房应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二是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加强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三是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逐步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
  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建设农村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村务监督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等农村组织。完善自治、加强法治,制定村规民约、行业守则、职业规范等道德章程,加快形成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结合治理格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把握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最大结合点,以“技术扶优、设施扶强、主体扶壮、规模扶大”为方向,完善“1+4+N”产业扶贫体系,建设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延长产业链条,带动饲草、饲料种植、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增强脱贫乡村内生发展能力。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村庄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4.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加大环境保护宣教力度。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推进环境保护职业教育发展,为生态强县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善用媒体宣传,充分利用县域内各媒体平台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丰富宣传产品,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点位的宣传格局。开展“美丽镇赉”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吉林生态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素质。突出典型宣传,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业绩突出的典型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先进个人,对违法排污、生态破坏、整改不力等突出问题公开曝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震慑。
  倡导简约适度低碳生活。坚持系统推进、广泛参与、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健全绿色生活创建的相关制度政策。大力推进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城镇试点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出行,深化公交城市建设。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建设,采用节能照明、节水器具。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从节约一滴水、少浪费一粒粮食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鼓励景区推出绿色旅游、绿色消费措施,严格限制一次性用品、餐具使用。在机关、学校、商场、医院、酒店等场所全面推广使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
  推广绿色办公方式。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目标,将“绿色采购”“绿色办公”理念融入到各级机关的日常工作。积极推动公务用车节能,推行办公自动化,大力推进公文无纸化传输,推广使用再生纸。建立绿色采购台账,办公设备采购节能环保产品。
  (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1.推进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生态文化人才库建设。根据生态文明宣传和生态文化建设需求,逐步完善生态文化人才库体系。组建一支生态文明培训人才队伍。由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定期邀请省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内专家进行指导,组建生态文明培训队伍。积极吸纳教师、环保爱好者、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循环产业技术负责人等参与生态文明领域培训工作。由县生态环境局、县文广旅局、县教育局组成宣讲队伍,充分发挥县、乡(社区)、村文化站工作人员文化宣传作用,鼓励教师、学生环保社团带头人、广场舞领队等参与到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中,挖掘一支生态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生态文明成果库建设。逐步丰富用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培训的生态文明成果库体系。充分发挥镇赉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力量,根据宣传、教育、培训等不同目的,打造不同的生态文明成果。总结镇赉县县区、乡(镇)在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好的做法,编撰镇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集。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结合镇赉县自然、文化特色,以生态文化成果库中成果为主要内容,结合不同主题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实际内容,分类打造以环境污染警示、自然生态科普为主题的2类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2.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学校环境教育,结合镇赉县实际确定环境教育教学内容,各学校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教育教学。重视环境教育实践,做好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衔接,通过联合培养环境教育基地解说员、教育基地知识进校园等工作扎实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共建,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依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生态文明宣传质量。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成果库作用,在宣传活动上展示文学、文艺作品。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设计形式各样的宣传。针对农村居民,结合文化下乡等展示生态文化的曲艺作品。针对在校学生,做好环境教育与环境宣传的衔接,邀请学校环保组织参与到环境宣传中来。针对老年退休人员,充分发挥广场舞组织等老年团队的作用,在广场舞歌曲选择等方面引导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在巩固原有宣传渠道基础上,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镇赉发布等账号上增加生态文明的宣传内容。
  3.推进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共享。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工作。在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生物多样性日等“绿色节日”,开展生态文明主题的各类专题活动,推进社会民众广泛参与,在镇赉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开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专栏,在微信等媒体开通“镇赉县生态文明创建”公众号,及时发布生态文明创建相关工作信息,积极征求市民的建议和意见。
  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深化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向全社会进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素质。积极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发展绿色文化、引导鼓励绿色消费,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成为城乡的文明常态,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人人共建、人人共管、人人共享”。
  加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有效渠道和合理机制,鼓励公众对政府环保工作、企业排污行为进行监督,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常态环保监管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推进信访投诉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畅通环保监督渠道。积极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引导具备资格的环保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活动。引导公众通过环境信访、行政调解、寻求司法救助等方式理性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培养发展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充分运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培育孵化机制,积极扶持各类生态环保类社会组织,加强生态环保类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社会组织自律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法人治理和自主运营能力,进一步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和渠道。
  加强农村环境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组织农民进行社区化管理,为整体推进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载体和平台。加大对农村环保组织建立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乡(镇)统筹,以村为单位发展环境保护组织以及环境志愿者组织,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支撑组织网络体系。
  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镇赉县至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表2)
  表2 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汇总一览表
 
  1.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表3)
  表3  生态制度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一览表
 

  2.生态安全体系建设。(表4)
  表4  生态安全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一览表
 

  3.生态空间体系建设。(表5)
  表5  生态空间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一览表
  4.生态经济体系建设。(表6)
  表6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重点工程一览表
  5.生态生活体系建设。(表7)
  表7  生态生活体系建设重点工程一览表
  6.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表8)
  表8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重点工程一览表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后,重要领域及重要建设项目竣工运行后,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在生态及旅游方面,本规划重点项目的实施,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生态示范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镇赉县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行业,使镇赉县民俗旅游得到发展,国民经济将得到全面启动和振兴,经济效益有显著提高。
  (2)在生态农业建设上,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引导农业发展走上绿色化道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人民增收,提高镇赉县人均收入水平。
  (3)产业结构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生态经济模式的形成,对产业转型、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都市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生产与经济生产形成较为合理的支持关系,三次产业构成关系协调,经济组分之间的有序化程度提高。生态经济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的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因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经济补偿和环境修复造成的损失,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活动的环境附加效益。
  总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匹配,与技术结构相协调,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并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系统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2.环境效益。
  (1)城乡污染得到控制。通过落实规划的重点项目,必将极大地提高城市和农村环境质量,美化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减轻自然环境的负荷。
  (2)节能减排取得实效,达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3)通过实施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城乡绿化美化、草原保护、生态走廊等措施,增加了林草覆盖率,丰富了自然景观,使区域内的生物群落结构桁架优化,景色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得以进一步改善。
  3.社会效益。
  (1)通过培育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和重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和生态理念不断加强,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提升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与城乡居民生活相关的垃圾与污水等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净化区域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切实解决影响人居环境的扬尘和油烟等突出问题,人居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
  (3)社会环境日趋和谐,社会更加稳定,同时,规划的实施将逐步提高整个镇赉县的生态文化和消费品位,促进和保障全县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建设,不断健全覆盖全民、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优美生态环境水平,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美丽镇赉。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1.进一步理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镇赉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顺利创建,一是成立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协调部门、地区之间的行动;二是在县生态环境局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做好组织协调、任务分解、督促检查、评估考核工作;三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协调解决跨部门重大问题,确保形成推进创建工作的合力。
  2.发挥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
  明确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人员、部门负责人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创建目标任务不因政府换届、领导变更而变化,确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
  3.理顺部门权责,强化部门协作。
  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生态环保重大事项,强力推进生态环保重大问题整治。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年度计划,分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由镇赉县政府与相关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责任人清单,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程和任务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和管理落实。
  (二)监督考核
  1.实行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在各乡(镇)政府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系占比,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逐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组织部门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目标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以确保生态创建任务全面落实。
  2.建立奖惩机制。建立目标任务落实和考核结果的奖惩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区分情节轻重,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3.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定期由生态环境局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部门代表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和监督,评价规划实施情况及效益,提出针对性的调整对策和方案,以保障规划能够实时更新、完善,长久实施。
  (三)资金统筹。
  1、加大或争取政府财政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县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投融资渠道。建立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位的投入渠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贷款与财政补助,优先用于生态区重点工程建设。县政府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资金,重大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要逐年有所增加。
  2.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增加环保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参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大力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私人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筹集生态建设资金的各项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不同形式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界和群众投入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进外资,不断加大生态建设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采用产权重组、委托经营、专营权出让、股份合作、资产抵押等多种融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及时落实规划项目建设资金。
  3.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优先用于帮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所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集中用于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排污许可证制度,调整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以保障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
  (四)科技创新。
  1.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各类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掌握着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镇赉县将与国内外对口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共同合作进行科技创新并将成果进行转化,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地方企业生态转型研发中心,组织实施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科研项目,着重引进土地环境承载力、循环经济等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以促进全县生态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积极引进人才,充实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引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所急需的各类人才和高新技术,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抓紧培养、引进相应的人才。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方面的积极作用,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专业人才以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人才。与其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环境评估、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制订与实施切实有效的岗位人员培训计划和岗位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生态县建设和管理中来。
  3.扩大科技交流合作。县领导班子积极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学习交流,学习和借鉴适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模式,组合“企业联专业合作组织联农户”创新运作机制,提高科技支撑,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五)社会参与。
  1.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宣传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召开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依据各部门职能的不同,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定期考核。召集各企业主管领导,定期进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相关知识培训班,让企业了解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明确企业的环境责任。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设专版宣传,建立镇赉县建设规划的专门网站,利用张贴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广告、横幅、图画等宣传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通过新的机制、政策和行动方案促使各种社会团体、媒体、研究机构、社区和居民参与到决策、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中;鼓励和扶持非赢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民间环境保护团体,自下而上传输弱势群体的声音,监督地方政府机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2.扩大公民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鼓励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加强环保法律、政策和技术咨询服务,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环境权益。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循环经济政策研究和技术推广,开展社会宣传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指标解释:
  双谷双基地:中国北方氢谷、中国北方云谷、新能源示范基地、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基地;
  一心四区:打造吉黑蒙三省结合地粮食物流集散中心、吉林西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示范区、吉林西部生态牧渔业发展示范区、吉林西部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
  三双一旅:坚持“双水撬动”,引领绿色农业崛起、坚持“双牛带动”,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坚持“双能驱动”实现低碳工业转型、打造吉林省西部旅游名城。